• 张晓红:“好媳妇”悉心照料瘫痪婆婆

    张晓红:“好媳妇”悉心照料瘫痪婆婆

    “我投张晓红,她多年伺候瘫痪婆婆。”村民代表赵春兰说。“我也投张晓红,她对婆婆比女儿还孝顺。”村民代表姚红莲说。近日,桐城市孔城镇中心社区举行“好婆婆”“好媳妇”投票评选活动。最终,张晓红以全票当选中

  • 翁吉寿:见义勇为传美德 善行义举暖人心

    翁吉寿:见义勇为传美德 善行义举暖人心

    翁吉寿是南陵县弋江镇蒲桥社区一名地地道道、勤劳朴实的农民,然而面对群众溺水,命悬一线时,年近六旬的他却毫不迟疑,毅然决然跳入4米多深的河中勇救落水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翁吉寿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曾冒着大雨

    时间:2025-08-11
  • 黄国蓉:夕阳似火 志愿如歌

    黄国蓉:夕阳似火 志愿如歌

    年逾70岁,仍不舍志愿服务,用自己火热的心温暖着他人,她就是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妇联普法宣传员,军区社区和美小区志愿服务社社长黄国蓉。退休后,黄国蓉来到合肥生活,居住在军区社区工大

    时间:2025-08-11
  • 翟大胜:“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翟大胜:“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日前,2022年度“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颁奖大会举行,28人荣获“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合肥年过六旬的平民英雄——翟大胜。去年8月,他连续3次入水救起三个小孩挽救两个家庭,

    时间:2025-08-11
  • 姚家伟:当好傩戏传承“守艺人”

    姚家伟:当好傩戏传承“守艺人”

    在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有一位名叫姚家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40年来,他致力傩戏保护、传承,不遗余力教授傩戏技艺。近日,姚家伟当选为1月份“池州好人”。钟爱傩戏表演农

    时间:2025-08-11
  • 王军麾:无偿献血300次,他是合肥第一人

    王军麾:无偿献血300次,他是合肥第一人

    “又来献血小板啦?”“对,又来了!”7月23日上午,合肥市民王军麾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工作人员和他打招呼。王军麾说:“我和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登记、核查、检查……献血流程对于王军麾来说再熟悉

    时间:2025-08-11
  • 徐亚:用更多镜头记录家乡美

    徐亚:用更多镜头记录家乡美

    “90后村干部,记录农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这句话是徐亚短视频平台的简介,也是他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他用短视频展现基层一线的工作与生活,用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更用镜头宣传家乡的美景美食

    时间:2025-08-11
  • 谭瑞平:耄耋老人拾金不昧见美德

    谭瑞平:耄耋老人拾金不昧见美德

    老树更著花,人老心亦红。在南陵县家发镇马山村双庙组,有一位名叫谭瑞平的八旬老人,捡到几千元的现金,却不为金钱所动,四处寻找失主。直至将钱归还失主后,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感觉踏实了。这一拾金不昧的善举,在当

    时间:2025-08-11
  • 朱百元:超越血缘的30载“祖孙情”

    朱百元:超越血缘的30载“祖孙情”

    接过父母手中爱的接力棒,照顾非亲非故独居老人23年,直至老人安详离世……他是太湖县天华镇李杜小学教师朱百元,先后荣获“安庆好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接过接力棒不是亲人胜似亲人1994年,朱

    时间:2025-08-11
  • 梁邦定:拄着双拐守护“一老一小”

    梁邦定:拄着双拐守护“一老一小”

    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在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退休教师梁邦定家喻户晓。从2014年起,他主动请缨义务担任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留守儿童学校和老年学校校长,拄着双拐守护着来自周边18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

    时间:2025-08-11
  • 姚家伟:当好傩戏传承“守艺人”

    姚家伟:当好傩戏传承“守艺人”

    在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有一位名叫姚家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40年来,他致力傩戏保护、传承,不遗余力教授傩戏技艺。近日,姚家伟当选为1月份“池州好人”。钟爱傩戏表演农

    时间:2025-08-11
  • 吴修凡:扎根基层34年,让老百姓病有所“依”

    吴修凡:扎根基层34年,让老百姓病有所“依”

    乡村医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芦塘社区,就有这样一位“守护天使”。她34年如一日,坚持扎根乡村一线,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她就是芦塘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吴修凡。

    时间:2025-08-11
  • 董艳:诗在乡土 情在课堂

    董艳:诗在乡土 情在课堂

    董艳右二)带领孩子们在阅览室读书。记者 袁野 摄在霍邱县扈胡镇中心小学,教室里常常传来朗诵诗歌的优美声音。乡村教师董艳,用爱、用美、用诗,建立了自己与孩子们生命的联结。以诗为媒,把美带进课堂里9月1日

    时间:2025-08-11
  • 钱莉:以一颗真心汇聚了“满天星”

    钱莉:以一颗真心汇聚了“满天星”

    人物名片钱莉,合肥市公安局莲花派出所一级警长,从警29年,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安徽省杰出人民警察等称号,家庭被授予安徽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称号。人物寄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守

    时间:2025-08-11
  • 梁邦定:拄着双拐守护“一老一小”

    梁邦定:拄着双拐守护“一老一小”

    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在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退休教师梁邦定家喻户晓。从2014年起,他主动请缨义务担任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留守儿童学校和老年学校校长,拄着双拐守护着来自周边18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

    时间:2025-08-11
  • 叶良英:拾金不昧显风尚 平凡善举传美德

    叶良英:拾金不昧显风尚 平凡善举传美德

    拾金不昧是一个人良好品德和崇高风尚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和谐社会乐章的一个美好音符。家住在南陵县籍山镇阳光小区的叶良英大姐用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她是南陵县县医院食堂职工,2023年3月30日上

    时间:2025-08-11
  • 刘诗兰:养育之恩深似海

    刘诗兰:养育之恩深似海

    初见2022年度诚实守信类“铜陵好人”刘诗兰,她正在自家小院里忙活。1966年出生的她,头发已微微发白,古铜色肌肤和干瘦的脸庞似在诉说着这些年经历的风吹日晒、承受的艰难困苦。刘诗兰是义安区东联镇西埂村

    时间:2025-08-11
  • 姚秋梅:用母爱“背”起一片天

    姚秋梅:用母爱“背”起一片天

    六月的绩溪,天刚蒙蒙亮。93岁的姚秋梅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完毕后,她进入了昏暗的卧室。“良宝醒醒,今天天气好,咱们再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姚秋梅吃力地将床上的“良宝”放在了一个竹篓里,慢慢地再连篓带人拖

    时间:2025-08-11
  • 夏淮珍:传承好人精神 一路温暖乘客

    夏淮珍:传承好人精神 一路温暖乘客

    每天清晨5时许,当城市还在熟睡,人们还在梦乡,铜陵市人大代表、市公交总公司11路路队长夏淮珍已经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再三确认车辆安全性能、仔细检查车辆卫生状况后,6时整,夏淮珍驾驶着11路首班车缓

    时间:2025-08-11
  • 夏传雨:照护亲人十余载 孝老爱亲显美德

    夏传雨:照护亲人十余载 孝老爱亲显美德

    夏传雨是杨庄矿一名退休工人,也是当地孝老爱亲的榜样。十多年前,夏传雨开始精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岳父和脑梗后遗症的父亲。前两年,送走两位老人后,夏传雨和妻子高红梅又开始悉心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多病的岳母。夏

    时间:2025-08-11
  • 周友铭:柔肩担使命 奉献映初心

    周友铭:柔肩担使命 奉献映初心

    潜山市梅城镇舒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周友铭自任职以来,积极做好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等工作,热心为老服务、助残帮困,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年3月,她被评为安庆市“三八红旗手”。作为一名社

    时间:2025-08-11
  • 何冲:献身乡村教育三十载 身患重症八年坚守三尺讲台

    何冲:献身乡村教育三十载 身患重症八年坚守三尺讲台

    从教30年,扎根农村,矢志不渝,教书育人,痴心不改;身患重病,心系学生,坚守岗位。先后获得南陵县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岗位学雷锋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安徽好人”“芜

  • 汪锡熊:登云巷里的三代“义务邮差”

    汪锡熊:登云巷里的三代“义务邮差”

    上午11点10分,家住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登云巷96号的汪锡熊,像往常一样,接过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戴顶草帽,挟着信件,匆匆出发。已是初秋,这几日仍是骄阳似火。送的是几份成绩单,是村里在县城读书的孩子们的

    时间:2025-08-11
  • 谢小虎:义无反顾救人是本能

    谢小虎:义无反顾救人是本能

    日前,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来自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彭圩村的勇士谢小虎名列榜单。谢小虎的英勇事迹则要回溯到2023年8月24日。命悬一线 毫不犹豫跳入水塘“当时她两只手一直

    时间:2025-08-11

联系管理员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